(理性工具開行turbo!)
* * *

http://enews.artsfestival.org/newsletter.asp?sqid=1044584&sid=464A5F4275454B5E457143405F43
那,我是不是要被一個叫個boyfriend的物體take out才能去聲光園呢?本來有想過要不要去的,但,看現在這模樣,ok啦,我唔洗去啦。慳返。
----
(友回應) click來睇吓係乜, 對語言完全不敏感怎麼寫marketing!? 中文版係"全家總動員", 咁快仔都生埋...
----
完全同意,條友可以執包袱架啦!
一時之氣之後,我看我還是要解釋一下,免得招人口舌,給說成是因為xxx所以心理不平衡之類。
這個宣傳不妥之處,在於其高度陳腐、sterotypical的假設。
- (異性戀)約會必須由男方作安排
- 女子需要被take才能/會/願/可以out
- 英文版sell情侣,中文版sell冚家,其背後假設是兩種人(操英語與操中文的人)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,操英語者是無盡的戀愛至死,操中文的則只能有家人
- 家庭總動員的活動,必需要益智 (聲光園如何益智呢?請詳述之。在下智慧太低,想像唔到…)
- 而,如果文案內的"益智"是指向兒童的,那麼,其對家庭的定義,就是,有兒童的才算是家庭
- 文案說,great for all ages,但,在其假設範圍以外的,是人不是人?
- 又,文案的英文版是great for all ages,中文版是親子之選,原來所謂all ages,指的只是兒童也適合。老人家不在其想像之內
sterotype是如何建成的?還不是日積月累的微小、築構交疊而成的?作為一個文化藝術節目的宣傳、作為傳播媒介,雖然區區幾粒字,背後的錯,絕非小事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